可最近,网上却冒出了不少关于鸡蛋的“负面新闻”,说吃鸡蛋会升高胆固醇,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,这可把不少爱吃鸡蛋的人给吓坏了。
这不,前两天,李阿姨在小区里遛弯的时候,就听到几个邻居在议论这事儿。王大妈说:“我儿子说了,鸡蛋不能多吃,胆固醇太高了,容易得心脏病。”张大爷也附和道:“我闺女也这么说,还说吃鸡蛋容易得癌症呢!”
李阿姨平时就爱吃鸡蛋,每天早上都要来一个水煮蛋,听了这些话,心里直犯嘀咕:“这鸡蛋到底还能不能吃了?我吃了这么多年,会不会对身体不好啊?”
李阿姨越想越担心,回家后赶紧上网查资料。这一查,可把她给搞糊涂了。有的文章说鸡蛋好,有的文章说鸡蛋不好,各种说法都有,看得她眼花缭乱。
李阿姨心想,这专家的话都互相矛盾,到底该信谁的呢?这鸡蛋,还能不能安心地吃呢?
01
鸡蛋中的胆固醇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?
要说清楚这个问题,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胆固醇这东西。胆固醇啊,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类物质,它参与细胞膜的构建,还能合成维生素D和一些激素。
但是,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被称为“坏胆固醇”,它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,形成斑块,导致动脉粥样硬化,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则是“好胆固醇”,它能帮助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,预防动脉粥样硬化。
鸡蛋蛋黄中确实含有胆固醇,但它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。卵磷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“坏胆固醇”,升高“好胆固醇”,对心血管健康有益。
此外,人体内的胆固醇大部分是由肝脏合成的,只有少部分来自食物。所以,适量吃鸡蛋并不会对血胆固醇水平造成太大影响。
02
到底吃多少鸡蛋合适呢?
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,每天吃1-2个鸡蛋是没问题的。但对于血脂异常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,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,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。
除了控制鸡蛋的摄入量,还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。平时要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少吃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的食物,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脂水平,保护心血管健康。
03
吃鸡蛋真的会增加癌症风险吗?
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吃鸡蛋会直接导致癌症。不过,一些研究发现,过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。
鸡蛋中含有一种叫做胆碱的物质,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,会转化为一种物质TMAO,它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有关。
但是,人体内的TMAO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遗传、肠道菌群、饮食结构等。适量吃鸡蛋并不会导致TMAO水平升高到危险范围。
所以,大家不用过度担心吃鸡蛋会致癌。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,多吃蔬菜水果,才是预防癌症的关键。
04
吃鸡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?
要注意鸡蛋的品质和新鲜度。选择清洁、无裂痕的鸡蛋,尽量购买日期新鲜的鸡蛋。
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。避免油炸或煎炸等高温烹饪方式,以免破坏鸡蛋的营养成分,并产生有害物质。建议采用煮、蒸、炒等方式,尽量少油少盐。
要注意个人体质。有些人对鸡蛋过敏,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如果出现过敏反应,应立即停止食用,并及时就医。
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,适量食用对健康有益。大家要科学看待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,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,才能吃得健康,吃得安心。
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,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,吃出健康,吃出美味!